风机知识

汾阳市平陆村:一块豆腐“点”活村庄复兴大工业

时间: 2025-04-24 21:22:20 作者: ng体育app官网入口

  

汾阳市平陆村:一块豆腐“点”活村庄复兴大工业

  俗语说,吃豆胜过吃肉。一粒小小的豆子,从豆荚中蹦出,端上餐桌,就变成了用豆浆、豆皮、豆干、豆腐等制成的各色美食。

  汾阳市三泉镇平陆村是家喻户晓的豆腐村,“卤水点豆腐”技艺在这儿也已传承了百年。作为以传统豆腐手工出名的平陆村,经过党建引领、工业晋级,将传统工业转化为村庄复兴的微弱动能,走出了一条“老手工+新业态”的团体致富路。

  现在,这个曾面对传承危机的传统村落,正以日均1.5吨的豆制品产值,书写着村庄复兴的新篇章。

  清晨5点,当榜首缕阳光没有穿透吕梁山的薄雾,平陆村的豆腐坊早已蒸汽氤氲。

  68岁的老师傅张永贵手持长柄木勺,将祖传的酸浆慢慢倒入欢腾的豆浆,洁白的豆花瞬间凝聚——这套传承四代的“卤水点浆”工艺,曾让平陆豆腐以“嫩如脂、弹如膏”的特质而家喻户晓。鼎盛时期,平陆村“家家磨豆浆,户户豆腐香”,二十多户豆腐作坊每日要向汾阳、孝义等周边县市运送近千斤豆腐。

  “那时候清晨三点就得起床磨豆子,做完豆腐还要挑着担子走十几里山路去卖。”张永贵回想道。

  但是跟着城镇化进程加速,这个有着300年豆腐制造史的村庄面对严峻的传承危机。“年轻人甘愿去城里打工也不肯学这门苦手工,2020年全村只剩5户还在坚持,日产值缺乏300斤。”村党支部书记张文智指着村里几处抛弃的磨坊说。更令人忧心的是,传统家庭作坊形式功率低下、规范纷歧,部分商户为削减相关本钱改用石膏点浆,让平陆豆腐“酸浆点制”的特征和口碑逐步丢失。

  起色出现在2022年春天。三泉镇将平陆豆腐工业归入“一村一品”要点培养项目,在镇党委支持下,村“两委”带领乡民敞开了“取经之路”。他们先后赴安徽八公山、河北高碑店等豆腐名产地调查,最远乃至到云南石屏学习豆腐工业晋级经历。

  “看到人家机械化出产线吨,包装车间工人穿戴无菌服作业,咱们既震慑又着急。”党员豆腐户王建军回想道。调查归来后,村里当即举行乡民代表大会,经过剧烈评论,终究确认了“机械换人但不换工艺”的晋级途径。

  在镇政府2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下,平陆村盘活搁置的旧校舍,改建成占地800平方米的现代化车间。经过“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的立异形式,整合12家散户建立“豆香源”专业合作社。

  为保证质量,合作社一致收购东北非转基因大豆,引入价值80余万元的全自动磨浆机、数控压榨机等设备。但令人称道的是,新出产线特别保存“酸浆点制”这一中心工艺环节,由张永贵等5位老师傅组成技能团队严厉把控。

  “机械代替了60%人力,但关键步骤仍坚持手工。”首席技能官李月娥指着车间的传统工艺区介绍,“这儿的温度、湿度都经过准确操控,点浆时刻要准确到秒,这样既坚持了传统风味,又保证了质量安稳。”现在,车间已经过SC认证,产品检验测验合格率到达100%。

  走进现在的平陆豆制品加工园,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豆香。三条自动化出产线正满负荷工作,工人们穿戴一致的工作服在各自岗位繁忙。这儿的豆制品已从单一的白豆腐开展到三大类十余个种类:清晨5点配送的鲜豆腐主打周边商超和学校食堂;真空包装的五香豆干远销太原20多家连锁火锅店;特制的低盐腐竹成为电子商务平台“晋味坊”的爆款产品,月销超5000单。

  更让乡民惊喜的是,原先被当作废料的豆渣现在被加工成有机饲料,以每吨800元的价格返销给周边养殖户。浸泡豆子的山泉水则开宣布“豆腐宴”特征文旅项目,游客能体会从磨豆到点浆的全过程,最终品味地道的“豆腐全席”。村里还注册了“平陆酸浆豆腐”地舆标志商标,规划了一整套文创包装。

  “现在每天要加工大豆1.2吨,月营业额超30万元。”张文智给记者算了一笔精细账,村团体占股51%,23户农户以技能、设备入股分红,乡民在车间完成安稳工作,月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。

  2023年,该工业带动村团体增收18万元,从业乡民人均年收入添加2.4万元。更可喜的是,已有3位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连续返乡参加豆腐坊。

  站在新建的参观走廊上,张文智指着远处的建造工地介绍:“那里正在建冷链库房和研制中心,下半年还要引入豆制品深加工设备。”依据规划,平陆村将用三年时刻打造集出产、加工、参观、体会于一体的豆腐工业生态圈,估计年产值可打破500万元。

  三泉镇党委书记李强说:“平陆形式将在全镇推行,咱们正在拟定传统手工业复兴方案,要让更多‘老手工’变成‘新工业’。”据悉,汾阳市已将平陆豆腐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名录,并归入村庄旅行精品线路。

  从“散户单作”到“集群开展”,从“论斤称卖”到“多元增值”,平陆村的蜕变印证了传统工业晋级的可行途径。现在,每逢夜幕降临,平陆村的豆腐车间仍然灯火通明。那缕缕豆香,不只飘扬在吕梁山间,更使用互联网飘向全国各地,叙述着一个关于传承与立异的村庄复兴故事。记者 冯凯治 李宇

首页
产品
新闻
联系